欢迎您光临抚顺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美丽的抚顺县欢迎您!  
今天是: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
政府报告

您的位置:首页 >> 政府工作 >> 政府报告

 
2006年抚顺县政府工作报告
  浏览:34053次  时间:2010年5月29日

2005年抚顺县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月6日在抚顺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郑学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主要成就和2005年工作回顾

  200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确定的总体发展思路,组织和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保持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2005年与2000年相比,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按可比口径预计(下同)分别增长76.8%和1.1倍,年均递增12.1%和15.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0.1%,年均递增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1%,年均递增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2.7倍,年均递增29.8%。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以食用菌、绿色蔬菜和畜禽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以矿产资源开发和木制品加工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框架基本形成,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比例由20.4:56.2:23.4调整到17:57.9:25.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公路建设连续5年获得全省公路建设文明县称号,累计投资2.7亿元,新建油路605.3公里、桥梁171座,路基改造554.2公里,全县88.7%的行政村通上油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4年获得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累计投资2.3亿元,兴建以夫妻岭水电站为重点的水利工程421项,并顺利通过“十五”国家电气化县验收;村镇建设连续3次被评为全省文明村镇建设标兵县,特别是石文镇、后安镇、哈达镇和文明景观带建设,加速了农村城镇化进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4410万元,新建和维修校舍3.1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电网改造投资1.8亿元,改造高压线路912.8公里、低压线路1851.2公里,电力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共引进域外资金2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35万美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2.2倍和2.6倍;出口商品供货值达到8.5亿元,年均递增48%。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2户国有企业和4户局属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存量资产4241万元,吸纳增量资金3640万元;第二轮土地延包、税费改革、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林改革基本结束;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压缩编制898个。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累计植树造林17.9万亩,封山育林70万亩,退耕还林8.8万亩,新建“四位一体”生态大棚2086座。同时,“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深入实施,工业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累计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员3578人、医疗保险10629人、最低生活保障3635人,完成并轨4007人,发放养老保险金1.5亿元、最低生活保障金1035万元,安置就业再就业2.7万人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科技项目49项,累计实现产值7亿元、利税2.1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建成覆盖全县的有线电视网络,新发展用户3.6万户,入户率达到70%。同时,教育、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体育等项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产业富民、工业兴县、五业并举、推进六化”的十六字方针,围绕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三条”主线,组织和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不仅战胜了“8·13”特大洪灾,经受住了防控禽流感的严峻考验,也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十五”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完成39.99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下同)增长18.5%,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9.9%、22.4%和16.4%;全口径税收完成2.7亿元,增长22.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亿元,增长2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29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8亿元,增长38.1%;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0.5亿元,增长50%。具体表现为:

  农业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在巩固、完善和提高三义公司等8个龙头企业和石文三家子等36个规模小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重点扶持了上海益升公司、辽宁北研公司和宏业养猪场三个“产、供、销”一体的龙头企业,加速了农业与市场的对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迈出坚实的一步,全年对外输出劳务4174人,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同时,在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灾的情况下,粮豆总产量达到10.5万吨。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产业集群初露端倪。在项目拉动、环境促动和政策助动下,民营企业扩张发展的积极性高涨,全年新增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935户、规模以上企业35户,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9.1亿元,缴纳税金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8%和22.2%。同时,救兵、拉古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开始起步,发展前景看好。

  生态旅游增势强劲,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以三块石、关山湖和中华寺为重点的景区景点建设取得新成绩,整体形象进一步显现,特别是第二届生态旅游节和辽宁省第二届登山比赛的成功举办,以及三块石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佟庄子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确立,进一步提高了我县的知名度,全年接待游客17.6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1056万元,均增长46.7%。建筑安装业整体攀升,全年缴纳税金800万元,增长25%。农村集市贸易繁荣活跃,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4.7亿元,增长13%。同时,邮政电信和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

  招商引资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编制完成了《抚顺县对外招商引资指导目录》,招商工作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措施有效,整体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引进域外资金5.6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278万美元。同时,项目建设再创佳绩,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特别是达亨木业公司复合地板、四川远景集团抚顺酒业公司和辽宁沃尔普机械制造公司等项目的落户,标志着接续产业发展的良好开端。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态建设成果显著。公路建设投资5978万元,新建油路131公里、桥涵38座,路基改造99.4公里。农田水利建设投资2050万元,新建方塘15座,河堤工程防护23.2公里、生物防护49公里,水库除险加固3座,特别是“8·13”洪灾后,全省农田基本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充分展示了灾后重建的成果。村镇建设投资3022万元,硬化街路12.4公里,新砌围墙3.8万延长米,新建文化广场3个。教育投资1296万元,新建上马中心校等7所中小学,维修校舍9423平方米,补充教学仪器625台套。同时,电力、通信、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都取得了新成绩。生态建设扎实有效,新建有机肥厂2座,植树造林2.2万亩,其中退矿还林3200亩,生态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省和国家检查验收。

  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迈出新步伐,转制企业重新梳理和规范工作全面展开,因转制带来的信访问题有所减少。农村信用社改革基本结束,新增股资1.4亿元,化解不良债务1218万元。学校布局调整卓有成效,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农村税费改革深入实施,农民人均负担明显减轻。同时,文化、卫生、商业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乡镇事业站改革圆满结束,综合服务功能有所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成绩,养老保险扩面2474人、医疗保险扩面1022人、失业保险扩面1152人,安置就业再就业5820人,发放养老保险金3981万元、失业保险金640万元、最低生活保障金335.8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大局保持稳定。实施科技项目10项,培育示范乡5个、示范基地5个、示范户100户,进入国家级“科技进步县”行列。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深入开展,整体水平有所提升。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手挽手抗洪救灾、肩并肩重建家园”大型慰问演出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我县的知名度。医疗网络日益健全,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水平有所提高。医药市场监管明显加强,人民用药安全得到保障。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人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率达到99.03%,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分别控制在1.59‰和7.89‰以内。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异地扩建,两台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全国经济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圆满完成,国土、劳动、人事、统计、审计、物价、工商、技术监督、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档案、老龄、助残和人防等项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45起,查结治安案件926件,打击处理各类违法人员1417人,特别是“1·27”特大杀人案的成功侦破,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信访和投诉工作得到加强,受理信访案件774批次、群众投诉634件次,办结率分别达到95%和86.2%。安全管理明显加强,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和火灾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均达到100%。“四五”普法圆满结束,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程序化步伐加快,依法行政和《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方法》全面实施,实现了财权、事权分离,减少了违纪问题。

  综合整治效果明显,抗灾救灾和禽流感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在组建联防队,加大对矿山开采行为监控力度的同时,通过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防止了税款流失和资源浪费,全年共查处违法案件75件,查扣运输车辆及设备52台件,关停选矿厂4个。退矿还林全面实施,386个矿点全部还林还草。封山禁牧和山羊圈养取得阶段性成果,建成救兵山龙等28处标准舍饲小区,有效地缓解了林牧矛盾。特别是“8·13”特大洪灾发生后,立即组织全县人民进行抗灾自救,仅用3天时间实现了“五通”。全县共投入抗灾救灾资金7000多万元,新筑河堤102.7公里,恢复耕地1万亩、水利工程40处、自来水工程58处、水毁路基120公里,灾民建房1027间,实现了“五有一满意”的救灾目标。同时,禽流感防控体系健全,措施得力,物资充足,全县无疫情发生。

  各位代表!“十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实现强县壮乡富民目标的关键时期。可以说这是我县全面发展振兴的5年,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5年,是发展成果充分显现的5年。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县人大和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民营企业家和纳税人,向驻县武警部队及人武部全体官兵和广大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的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

  发展和振兴抚顺县,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创新思维,特别是在“一带四区、五六八一、三化四增”发展思路和“1535”工程的基础上,确定了“产业富民、工业兴县、五业并举、推进六化”的经济发展十六字方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指明了方向。

  发展和振兴抚顺县,必须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5年来,我们在坚持经济建设不动摇,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的同时,统筹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和谐抚顺县奠定了基础。

  发展和振兴抚顺县,必须坚持服务先行,环境保障。5年来,我们在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全面改善发展硬环境的同时,按照上级围绕下级转、机关围绕企业转、一切围绕项目转的思路,推行班子包产业、领导包项目、部门包企业的“三包”责任制,实行全程式服务,积极为投资者和纳税人排忧解难,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

  发展和振兴抚顺县,必须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5年来,我们在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不重数字重项目、不重产值重效益、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形式重实效的思想观念,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同时,不断发扬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造就了“三讲三不讲”的干部队伍,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充分肯定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接续产业发展缓慢,靠资源吃饭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二是财政收入增长与刚性支出增长不同步,财政紧张状况没有彻底好转。三是乡镇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县乡两级财权、事权不统一的问题十分突出。四是政府职能转变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个别干部群众求生存、求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不强,等等。上述问题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战略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中共抚顺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十一五”规划目标,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和农民收入水平,努力建设平安和谐抚顺县。预期目标是:

  经济总量实现倍增。到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十五”时期增长3.5倍。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到2010年,铁矿粉县内转化率达到60%以上,深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木制品年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平方米以上,综合收入30亿元以上。同时,拉古(石文)冶金工业园区、救兵木制品工业园区、兰山精细化工工业园区、哈达镁制品工业园区、海浪综合配套工业园区和哈达(章党)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初具规模。

  产业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到2010年,特色、绿色产业比重达到75%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0%以上,其中深加工占30%以上,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5%以上。

  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到2010年,形成以三块石、中华寺、关山湖为重点,以沈通线为纽带,以山水林田路村为载体的大旅游格局,旅游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以上。

  城镇建设形成规模。到2010年,县城完成行政办公区和中心区道路、供排水改造建设任务,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石文、后安和救兵等中心镇为支撑的城镇化体系。

  对外开放登上新台阶。到2010年,引进超亿元项目2个、超5000万元项目10个、超1000万元项目100个,累计引进域外资金25亿元,其中境外资金5000万美元。

  科教兴县取得新成果。到2010年,精深加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同时,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新一轮“普九”达到“双高”水平,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7平方米以上,自来水受益人口达到50%以上。

  三、2006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巩固“十五”成果,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目标,继续按照经济发展“十六字”方针,围绕“三条”主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接续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全力构建平安和谐抚顺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口径(下同)增长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43%。同时,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大局保持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第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时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科技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业和循环经济,不断壮大食用菌、果品、畜禽等“七大”产业规模,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大力发展以“四位一体”生态大棚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全面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证农民增收。继续扶持抚顺三义公司、辽宁益升公司、辽宁北研公司等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石文三家子、哈达上年等规模小区建设水平,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依靠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和中介组织,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加速农民增收。围绕市场,依托产业,壮大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培育特色品牌,加速农业市场化进程,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同时,全力做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牢固树立工业兴县理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巩固和提升优势产业的同时,围绕资源精深加工,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大对罕王集团、达亨木业公司等骨干企业服务力度,扶持散热器、远东橡胶等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夯实税源基础,确保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税收2.6亿元。在以全市对外“开放年”为契机,不断加强环境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千方百计挖掘和引进项目的同时,突出抓好四川远景集团抚顺酒业公司、辽宁沃尔普机械制造公司等项目建设,培育接续产业的支撑点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在加快拉古、救兵等6个工业园区建设,搭建项目承载平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项目、建项目,加速铁资源开发加工、木制品加工、镁资源开发加工、精细化工、机械加工和农产品加工6大产业链的形成。组建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土地整理储备交易中心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加速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以旅游为主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按照旅游活县的总体思路,积极构建以三块石、中华寺、关山湖和小鹿沟为节点,以沈通线为纽带,以生态游、休闲度假游为特色的大旅游格局。按照政府规划、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是开发完善三块石森林公园和佟庄子民俗村,规划建设中华寺综合服务区,建设关山湖环山路,整体提高景区的档次和水平。以沈阳世园会为契机,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全面提升旅游业。在整合资源,大力开展生态游、休闲度假游、红色游和宗教文化游的同时,拓展旅游发展思路,探索和挖掘冬季旅游项目,提高景区景点综合利用率,力争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00万元。围绕旅游度假区和交通运输干线,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商饮服修网点,就地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商品流通,巩固和提高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邮政电信发展成果,整体激活第三产业。

  第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生态环境

  统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共融、共进。在加快水毁公路恢复的同时,完成抚清线和詹白线路基改造,全面提高公路等级;结合文明景观带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加快公路的绿化、美化和标准化建设,力争主干道全部达到景观线标准;加强公路养护和红线管理,严格整治骑路贸易,保证公路畅通。加快以蓄水、节水和防洪工程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土地再造力度,力争复垦土地2万亩。在全力做好县城选址和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以农村城镇化为方向,加快石文、后安等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严格规划管理,依法拆除违章建筑,保证村镇建设水平和整体形象。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加快电力、通信、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设施条件,提高整体水平。以建设生态县为目标,继续抓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防火工作,确保退耕还林2万亩、退矿还林2000亩,新增封山育林面积10万亩;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确保新建“四位一体”生态大棚125座;启动“环保小康行动计划”,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加大工业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五,深化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省市总体部署,重点抓好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县直事业单位机构分类和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改革,增强事业单位发展活力。理顺卫生管理体制,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合作医疗卫生体系,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本着“资产不流失、债务不悬空、职工有安置”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局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发展活力。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林权改革,规范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深化粮食、物资、商业和房产等项改革,实现自我发展。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强化资金收缴和发放管理,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扩面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第六,强化财税征管,实现收支平衡

  健全税收征管制度,强化征管手段,加强矿山企业、民政企业管理,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加大稽查和零散税源征管力度,严厉打击偷税、骗税和漏税行为,保证税款不流失。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收支两条线,增加可控财力。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联系,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按照一保吃饭、二保稳定、三搞建设的原则,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不断完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控制和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保证工资发放和专项资金拨付。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保证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资金管理,降低行政成本。加大财政周转金回收力度,减少资金损失。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严肃财经纪律,减少和杜绝违纪问题,维护正常财经秩序。

  第七,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主动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质量。主动向政协通报政府工作中的重大决策,密切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全面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启动“五五”普法教育,不断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大科技工作力度,多渠道引进人才、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在完成新一轮“普九”巩固验收工作的基础上,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大力开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适用型人才。继续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计划生育率达到97%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分别控制在2.56‰和9.03‰以内。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加快公共卫生设施和医疗救治网络建设,不断提高防疫和妇幼保健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医药市场监管,保护人民健康。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努力提高两台采编播质量,巩固和扩大发展成果。同时,继续做好劳动、人事、统计、审计、物价、工商、技术监督、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老龄、助残等项工作,全面提高整体水平。

  第八,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按照整顿和规范矿业市场秩序实施方案的要求,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纪案件,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河道综合治理,严禁河道非法采砂行为。继续加大封山禁牧和山羊舍饲圈养工作力度,为2007年全部实现圈养奠定基础。以“争创平安县、构建和谐社会”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投诉工作,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继续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积极解决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生产、生活困难。加大非法营运车辆整治力度,严格接送学生车辆管理,保证学生安全。强化安全管理,杜绝重特大生产事故、食品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和火灾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加强民兵预备役、国防教育工作,确保完成征兵和双拥共建任务。      

  第九,加快职能转变,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强化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总揽全局、科学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打破束缚发展的陈规旧律,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抓创新、抓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行一站式办公,使经济部门成为项目建设的“职能科室”。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程序办事,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加大督查和绩效考核力度,坚决消除“中梗阻”现象,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依法办事水平。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努力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思想,坚决反对讲排场、摆阔气和奢侈浪费,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平安和谐抚顺县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抚顺县而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抚顺县人民政府    抚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24-57599848 Email:news@lnfsx.gov.cn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4210008          最佳分辨率:1024*768像素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