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抚顺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美丽的抚顺县欢迎您!  
今天是: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
政府报告

您的位置:首页 >> 政府工作 >> 政府报告

 
2005年抚顺县政府工作报告
  浏览:31338次  时间:2010年5月29日

2004年抚顺县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1月11日在抚顺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代县长 郑学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基本回顾

  2004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产业富民、工业兴县、五业并举、推进六化”的十六字方针,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7亿元,按可比口径(下同)增长14.6%,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8%、15.4%和18.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000万元,增长25.1%;全口径税收达到2.2亿元,增长1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1亿元,增长7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79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6.5亿元,增长85.7%。主要标志是:

  ——农业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年新建和续建上马西古、汤图腰堡生态大棚小区和石文大河峪生态果园、海浪佟家流域观光农业园等30个规模小区,引进沈阳万博食品公司,做大三义物产公司、金佰纳葡萄产业公司、金秋实生态科技公司、申氏农业服务公司4个龙头企业,形成后安食用菌、章党葡萄、拉古蔬菜、上马畜禽、马圈子中药材和峡河有机稻米6个特色产业基地,城郊型现代农业日益发展壮大。同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政策全部兑现,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粮豆总产量达到14.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态势良好,民营经济日益强大。招商引资深入开展,全年引进域外资金35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争取各类专项资金4968万元。项目建设再创佳绩,45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1亿元。特别是达亨木业公司扩建、澎健药业公司GMP认证、鑫隆硅镁铬公司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和罕王集团、辽东镁达公司、浑河房地产开发公司、莱特新材料公司、散热器总厂等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使民营经济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年新增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037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户。预计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23.3亿元,占GDP的69.1%,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实现税金1.8亿元,占全口径税收的8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生态旅游优势凸显,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编制《抚顺县旅游总体规划》、《三块石森林公园服务区详细规划》、《关山湖风景区总体规划》和《关山湖风景区详细规划》,深度开发了三块石森林公园、腰堡水库度假村和哈达种子园等景区景点,特别是首届生态旅游节、辽宁省三块石登山比赛活动的成功举办和三块石森林公园被评为全市经营信得过单位及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申报,促进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万元,分别增长2倍和2.1倍。同时,建筑开发业整体攀升,农村集市贸易繁荣活跃,邮政电信和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公路建设投资6971万元,铺设油路194公里,路基改造138公里,新建桥梁875延长米,78%的行政村通上油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在全省“大禹杯”竞赛检查中名列第一,特别是我县民办公助的农建方式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赞誉,并在全省推广。以文明景观带为重点的村镇建设投资2450万元,新砌围墙4.8万延长米,新建文化广场14个,再次被评为全省文明村镇建设标兵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780万元,新建和维修校舍1.4万平方米,县高中省级示范校达标硬件建设全部完成。机关楼院改造投资1016万元,建成2920平方米的会议楼和档案楼,办公环境明显改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投资240万元,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8000户,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目标。同时,电力、通信、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生态建设步伐加快,污染治理扎实有效。生态示范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年植树造林3.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万亩、退矿还林2600亩,新增封山育林10万亩,新建“四位一体”生态大棚300座,有机稻米、绿色蔬菜分别达到2万亩和1.5万亩。依法拆除24座镁砂窑和关停13家排污企业,对34家偷排偷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了严厉处罚。同时,改水2160户、改厕640座,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一建公司转制和建设集团组建有序进行,镁砂厂、爆破公司等局属企业转制顺利实施,发展活力有所增强。农村改革深入实施,集体林改革全部结束,新建水利工程实现产权一步到位,资源资产效益充分发挥;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农业税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减负率达到68.1%。教育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撤并农村初小及下伸点12个。供热体制改革全部完成,分户改造率达到100%。同时,文化卫生、粮食流通、商业物资等改革也都取得了新进展。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养老保险扩面3626人、医疗保险扩面2093人,新增并轨人员1754人,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4970人,发放养老保险金3668万元、失业保险金286万元、最低生活保障金270万元。特别是县社会福利院和章党敬老院的建成及扶贫帮困活动的开展,保证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县大局保持稳定。实施科技项目14项,培育科技示范乡2个、示范基地4个、示范户100个,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扶贫助学和控辍保学扎实有效,基础教育得到加强,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特别是“交通杯”秧歌大赛和“德力杯”青年歌手大赛的成功举办,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医疗网络进一步健全,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水平有所提高。医药市场监管明显加强,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得到保证。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率达到99.25%,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分别控制在1.05‰和6.82‰以内。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全面展开,国土、劳动、人事、计划、统计、审计、物价、工商、技术监督、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档案、老龄、助残和人防等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66起,查结治安案件798件,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765 人,特别是围绕铁资源开发、木制品加工、河道采砂、民政企业开展的专项治理整顿,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信访和投诉工作得到加强,受理信访案件525批次、群众投诉347件次,办结率分别达到96%和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非典”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全县无疫情发生。安全管理不断加强,未发生重特大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和火灾。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达到100%。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基本完成,依法产生村民代表4736人、村委会成员575人。“四五”普法顺利实施,行政效能监察和依法行政步入规范化轨道,机关工作效率和法制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特别是广大群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各位代表!在各种困难和压力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全县上下万众一心抓发展,众志成城建项目,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我县发展史上的新跨越。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一年;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的一年;是同心同德,励精图治,谋发展求突破热情高涨的一年。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县人大和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营企业家和纳税人,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县武警部队及人武部全体官兵和广大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的国家和省、市各有关部门、各帮扶单位、各界人士,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约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整体缺乏活力。二是经济增长质量不高,接续产业发展缓慢,粗放式资源型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三是刚性支出增长过快,财政紧张状况没有根本好转,保开资保稳定的压力依然很大。四是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难度加大。五是政府职能转变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个别干部群众求生存、求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不强,等等。上述问题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2005年主要工作任务

  200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我县能否完成“十五”规划目标的决胜之年,做好2005年工作对于实现强县壮乡富民目标至关重要。从面临的挑战看,随着国内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将使我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质是经济存量的重新分配,错失良机将永远丧失发展机遇。从面临的机遇看,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各项措施的不断落实和“沈阳经济圈”的逐步形成,为我们引进资金和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经济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整体处于巩固调整和蓄势待发阶段,更重要的是在县委的领导下,我们培养了一支作风扎实、勇于创新、善于拼搏的干部队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保障。

  基于上述分析,根据县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200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继续按照经济发展“十六字”方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口径(比去年预计值,下同)增长15.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5%;全口径税收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23%。同时,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大局保持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第一,强化市场意识,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以科技为先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和高效农业。在通过科技实验、典型示范、对接市场和全面推广等措施,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食用菌、蔬菜、果品、中药材、山野菜和有机食品等特色绿色产业的基础上,根据自然资源和物候条件,科学规划和规范畜牧业发展,不断扩大肉鸡、奶牛和鹿的饲养规模,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积极引导农民利用林地和林下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和从事二、三产业,提高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收益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在提高“峡河”、“满香”等品牌知名度的基础上,依托特色产业和土特产品,培育和打造新的品牌,以品牌畅通市场环节,推动产业升级。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提高比较效益。在巩固完善提高的基础上,以扶龙头、建小区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产品增值。在继续扶持三义物产公司、金秋实生态科技公司、金佰纳葡萄产业公司、申氏农业服务公司、特立油脂厂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沈阳万博食品公司达产达效和上海益升食品公司落户我县,拉动产业升级。在加快石文大河峪、海浪佟家等流域综合开发,全面提高石文三家子、哈达上年等36个小区管理水平的同时,积极争取省市物资支持,加快“四位一体”生态大棚建设,培育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绿色产业的新典型。同时,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加快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加速农业产业与科技和市场对接,以科技提升产业水平,以流通壮大产业规模。

  第二,强化工业兴县理念,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财政增长

  优化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工业兴县不动摇,举全县之力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在巩固矿产资源开发业的基础上,扩张木制品加工业,壮大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机械加工等接续产业,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是在按照整顿、规范、巩固和提高的原则,加大矿业市场治理整顿力度,保证矿产资源开发业有序、健康发展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发展伴生产业,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加速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营造环境,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按照“抓大不放小、抓新不放老”的原则,引民资、借民力,进一步扩张骨干企业、壮大中小企业,提升民营经济整体水平。在加大对罕王集团、达亨木业公司、辽东镁达公司、莱特新材料公司等骨干企业扶持力度,打造民营经济航母的同时,全力扶持散热器、远东橡胶、防爆电器等中小企业发展,引导各种自然经济实体创办微型企业,培育民营企业舰队,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7亿元,全口径税收2亿元。

  统筹规划,搭建民营经济发展平台。在用足用好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加快救兵、大柳、毛公、拉古四个工业小区建设,构筑项目承接载体,搭建民营经济发展平台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向小区摆项目,培育“块状经济”。把民营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围绕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城镇基础产业,实现产业集聚与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深入实施品牌牵动战略,以品牌闯市场、增效益。

  第三,强化效益理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托资源,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加快“一线两区五点”的开发建设,重点改造三块石森林公园比丘洞和大长岭景区,包装二O五台至三块石“红色旅游”专线,开发关山湖风景区和后安小鹿沟旅游度假区,复建三块石青龙寺和拉古中华寺,为生态旅游业的全面提升创造条件。依托自然生态资源,积极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民间故事,不断丰富旅游文化,以旅游文化提升我县生态旅游的整体品位。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理顺经营管理体制,积极举办抚顺县第二届生态旅游节和三块石登山比赛活动,不断扩大我县对外影响。同时,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探索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和科技教育“三位一体”的特色旅游之路,拓展旅游内涵。

  加快发展商饮服修和建筑开发业,整体激活第三产业。围绕旅游度假区和交通运输干线,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商饮服修网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全力扶持建设集团,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实现建筑开发业的有序发展。同时,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商品流通,巩固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发展成果,实现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第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深入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牢固树立“兴县靠工业、工业靠招商”的思想理念,大力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和全民招商活动,确保引进域外资金4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有选择地引进项目,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整体质量和水平,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加快项目库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项目保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为投资者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力争2004年在谈项目全部落户我县。同时,依托产业和民营企业,加大招商引智力度,实现借智兴业。

  加快项目建设,积聚经济发展能量。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紧紧抓住外资涌入、南资北移、民资扩张和“两个支持”的历史机遇,围绕矿产资源开发、木制品加工、精细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开发等优势产业和抚顺市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优势策划和包装项目,以项目吸引投资,谋求发展,实现突破。积极创造条件,加快项目特别是投资超千万元项目建设,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形成加速发展的助推器。同时,健全项目“三包”责任制和考核体系,保证项目建设速度和质量。

  第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公路建设在加大公路养护和红线控制管理力度,强力整治超限运输,保证畅通的基础上,完成路基改造收尾工作,新建油路100公里,力争实现“村村通”目标;加快公路绿化、美化和标准化建设,力争主干道全部达到景观线、精品线标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以全省“大禹杯”竞赛活动为载体,加大后安、上马和马圈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力度,在新建方塘10座,河堤工程防护3公里、生物防护20公里的基础上,确保夫妻岭水电站并网发电,力争占贝水电站开工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力争消灭D级危房的基础上,加快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加快电力、通信、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设施功能。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编制“十一五”规划,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对全县村镇进行全面规划,为加速农村城镇化和拓展发展空间创造条件。以产业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加快石文、后安、哈达和章党四个建制镇建设,形成区域性发展中心。同时,加快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矿还林、封山育林和农村能源建设,强化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确保生态示范县建设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第六,加强税收征管,强化增收节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强化征管质量,确保应收尽收。在健全税收征管制度,强化征管手段,创造良好税收环境的基础上,加大资源型企业和零散税源征缴力度,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加大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偷税、骗税和漏税行为,保证税款不流失。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稳定和增加政府可控财力,保证财政正常运转。同时,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最大限度争取上级部门专项资金,借助外力加快发展。

  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预算管理,全面推行部门预算,保证公教人员工资、社会保障、机关运转等重点支出。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开展增收节支活动,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资金管理,降低行政成本。加大财政周转金回收力度,减少资金损失。严肃财经纪律,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维护正常的财经秩序。

  第七,深化改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发展活力。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按行业、分阶段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以理顺管理体制和明晰产权关系为重点,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三农”功能。在完善和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局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局属企业全部转制,提高增效创税水平。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和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不断规范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继续深化教育、文化、卫生等改革,全面整合资源,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深化粮食、物资、商业、房产等系统改革,实现自我发展。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全县大局稳定。在健全制度和加强资金管理的同时,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扩面工作,力争实现应保尽保。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全力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法轮功”破坏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全县稳定。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投诉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继续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努力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困难。加强安全管理,杜绝重特大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和火灾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加强民兵预备役、国防教育工作,确保完成征兵和双拥共建任务。

  第八,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并定期报告工作;主动向政协通报政府工作中的重大决策,加强政治协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不断提高办理质量。加强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全面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加强基层民主和政权建设,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保障群众行使民主权力。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活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进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努力倡导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继续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以文明村镇为重点的文明景观带建设,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硬件上档次、软件上水平。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围绕重点产业,抓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巩固发展“普九”成果;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和适用型人才。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努力提高人口素质,确保计划生育率达到97%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分别控制在2.67‰和9.16‰以内。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加快公共卫生设施和医疗救治网络建设,不断提高防疫和妇幼保健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医药市场管理,保护人民健康。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和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两台”采编播质量,巩固和扩大发展成果。按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同时,继续做好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和劳动、人事、统计、审计、物价、工商、技术监督、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老龄、助残等项工作,全面提高整体水平。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题,全面加强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做到勤政、廉政、务实,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端正学风,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强化“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学习经济、科技和现代管理知识及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不断提高驾驭能力、决策能力和辨析能力。同时,把加强学习、研究问题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以理性的思维、全新的理念解决问题,寻求突破,谋求发展。

  奋力拼搏,努力建设开拓型政府。把解放思想和创新思维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始终,在对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县情深入了解、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彻底跳出计划经济和传统思维模式及工作方式,以超前的意识、发展的观点、改革的思路、开放的视角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减少和杜绝形象工程、数字游戏,做到说实话、干实事、讲实效,以求真务实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动政府工作再上新台阶。

  执政为民,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满腔热忱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继续加强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和富商的社会氛围,以服务积聚发展能量,培育发展优势。同时,加强廉政建设,积极整治行业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

  规范程序,努力建设法制型政府。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和《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法律水平。特别是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政府职能,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健全目标考核体系,完善机关工作程序,加大绩效考核和督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各位代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全体政府成员为之奋斗的目标。让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为建设富裕、秀美、文明的抚顺县而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抚顺县人民政府    抚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24-57599848 Email:news@lnfsx.gov.cn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4210008          最佳分辨率:1024*768像素以上